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务止跌反攻 4月规模大增1.2万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 谢忠翔 刘筱攸
持续近半年的行理银行理财规模缩水之势,终于迎来“刹车”止跌,司业并吹响了反攻“集结号”。止万亿
5月13日,跌反大增证券时报记者获取并汇总的攻月规模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的最新存续理财规模显示,截至4月末,行理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悉数上涨,司业合计管理规模单月回升近1.2万亿元,止万亿这也是跌反大增自去年11月中旬“赎回潮”后,连跌近6个月的攻月规模银行理财规模首现止跌回升。
一边是行理理财规模快速回升,另一边则是司业居民存款的明显缩减。央行5月11日发布的止万亿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跌反大增与理财回升规模几乎相当。攻月规模业内研究人士认为,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居民投资理财意愿逐步恢复,部分存款回流到资本市场、理财市场。
此外,银行理财的第一梯队座次再生变。与一季度末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占据前三的情形不同,已有国有行理财子公司凭借自身规模的快速回升,重夺失地——中银理财超越信银理财,晋升TOP3;建信理财和工银理财的存续余额也创出了不小增量。
“赎回潮”后首次回升
大行理财重进前三
5月13日,证券时报记者获取并汇总了六大国有行理财子公司,以及招银、兴银、光大、平安、信银、浦银等共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4月末存续余额数据。数据显示,截至上月末,上述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管理规模已尽数回升,合计规模超17.2万亿元。其中,4月新增规模将近1.2万亿元,止住了去年“赎回潮”以来的跌势。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测算,六大国有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规模在4月合计回升超7700亿元,其中农银理财增幅最大,单月增长超两千亿元,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和建信理财的单月新增规模也均超千亿元。
另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4月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增加1.3万亿元至25.6万亿元。其中,国有行理财子公司、股份行理财子公司4月末的存续规模分别为8.2万亿元、10.5万亿元,分别较3月增加约7700亿元、4600亿元。
伴随着规模的快速回血,国有行理财子公司正在蓄势重夺行业第一梯队的宝座。中银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的规模均回升至1.6万元亿以上,其中中银理财首次进入行业前三,建信理财和工银理财以微弱的差距分列行业第四、第五。“两万亿”俱乐部中的招银理财与兴银理财继续牢牢占据行业冠、亚军的座席。曾短暂跻身Top3的信银理财,因4月规模回升幅度不及大行理财公司,退至行业第六,其余多家理财子公司的行业地位基本不变。
尽管银行理财市场正在快速回暖,但由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规模降幅较大,行业整体的规模修复仍需时日。截至4月末,上述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合计规模仍比去年末少了将近7000亿元。
固收类显著回血
混合与权益类持平
从货架品类看,带动4月份银行理财市场整体规模上涨的头号功臣是固收类产品,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增幅亦不可小觑。
具体来看,4月份上述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固收类产品环比新增规模达1.21万亿元,其中六大国有行理财子公司的固收产品合计回升约7900亿元;招银理财固收类回升量居于行业榜首,将近2300亿元;除招银理财外,固收类产品单月新增超千亿元的还有农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和建信理财。另外,现金管理产品的增幅亦十分显著,上述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单月增长超6800亿元。
不过,4月份规模体量较小的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尚无明显起色。其中,上述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混合类产品规模降至7000亿元,单月缩减逾200亿元,降幅有所减缓;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变化较小,但较上月缩减2.5亿元,合计规模为287.2亿元。
普益标准数据则显示,从4月份整个银行理财市场来看,现金管理类4月环比增加约6900亿元,固收类环比增长约5800亿元,而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仍在缩减,4月分别环比减少约250亿元、18亿元。
破净率延续下行
债市回暖增配创新高
需要指出的是,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迎来回升拐点,其背后主要源于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改善,破净率持续下行,另一方面银行存款利率下行也造成更多存款“搬家”。
央行日前披露的金融数据显示,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央行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比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则比上季度增加3.3个百分点。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这与一段时间以来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有关,随着资本市场稳定、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居民投资理财的意愿逐步恢复,部分存款回流到资本市场、理财市场。
安信证券池光胜团队发布的研报显示,4月银行理财整体破净率延续下行趋势,农商行、城商理财子公司和合资理财子公司的产品破净率均明显下降;4月理财产品破净率延续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理财产品破净数量基本恢复至去年10月以前的中位水平。
银行理财市场的回暖主要源于今年以来债市表现的持续改善。在经济回暖、流动性合理充裕下,今年一季度债券市场表现较好。以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来看,2年、5年和10年期国债期货均走出了一轮上涨行情。
进入4月后,债市进一步回暖。安信证券研报显示,4月理财对于债券现券的净买入规模创2020年以来新高,净买入额大幅增加至约4058亿元。其中,银行理财对利率债、信用债的净买入额分别为798.5亿元、3259.6亿元。
另外,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还在加仓权益类资产。根据部分理财公司权益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一季报显示,多只产品的权益类资产仓位较去年末提升,增配资产包括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例如,招银理财“招卓消费精选1号”一季末穿透后权益类投资比例较去年末增长0.9个百分点至87.56%;光大理财“阳光红300红利增强”一季末权益类持仓占比较去年末提升1.87百分点至92.08%;贝莱德建信“贝安心2032养老理财产品1期”穿透后权益类资产比例达32.43%,较去年末提升1.13个百分点。
本文地址:http://www.diffusioncd.com/xinwen/33099.html(责任编辑:网络技术)
-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柯梦,以及南柯梦昆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内容导航:南柯梦是什么意思成语: 南柯梦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南柯梦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作者| 里奥 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近日,企查查显示,陕西长银消费金融又增加一条股权冻结信息,其第三股东北京意德辰翔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长银消费金融股权被冻结,涉及数额80.2216万元
...[详细]
-
作者: 智通财经 李均柃欧洲企业正面临着新的冲击到来:工资上涨和工人罢工的威胁越来越大。智通财经APP获悉,欧洲企业在应对40年来最严重能源危机和通胀之际,正面临着新的冲击到来:工资上涨和工人罢工的威
...[详细]
-
华虹半导体(01347.HK)订立两份工程总承包合同 总代价超95亿元
来源:格隆汇格隆汇5月19日丨华虹半导体(01347.HK)公布,于2023年2月19日,无锡合营公司1与承包商订立无锡合营公司1工程总承包合同,据此,承包商须进行涉及兴建多栋新楼宇、雇员宿舍、一个多
...[详细]
-
北京台马取消“双限”:售楼部通宵卖房人流潮涌,有项目连夜成交80套称将涨价
来源:华夏时报政策发布次日上午10:30售楼部入口排队的人流。 董红艳/摄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贝贝 见习记者 董红艳 北京报道2022年11月8日,北京住建委、北京经开管委会
...[详细]
-
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9日通报,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广西农信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梁志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
...[详细]
-
券中社11月9日讯,记者从获悉,近期该行理财子公司兴银理财发行的首款私募股权净值型理财产品完成最后一笔投资,所有资金全部投向新能源、半导体和其他高尖端科技行业。截至10月末,兴银理财管理理财产品规模超
...[详细]
-
中国福布斯排行榜2022最新排名艺人?都有哪些中国内地富豪登上了福布斯榜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福布斯排行榜,以及中国福布斯排行榜2022最新排名艺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内容导航:福布斯发布中国内地富豪榜,排在前十名的富豪都有谁?2020福布
...[详细]
-
资生堂中国CEO藤原宪太郎:进博会“溢出效应”显著,资悦基金看好中国机遇
在中国新经济、新发展的大背景下,进博会已成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窗口,多样化的消费模式创新也为经济循环持续增添动力。对于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中外企业来说,随着市场机遇不断增加,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详细]

考研是不是必须考英语?考研可以不考英语吗?
国际能源署:OPEC+或需重新考虑减产决定
连续三家设备商IPO!泳池会是下一个新赛道吗?
人均动辄数百元 小学毕业照“贵”气逼人
